一個投機者的告白,這是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的最後一部作品
他以投機者自稱,並以相當幽默的方式表達深奧的股市投資
在看過眾多的大師的書中,和巴菲特比之下,我覺得科斯托蘭尼的話比較適合普羅大眾
看他的書就很像是一位老爺爺寫給孫子的信,不會過於嚴肅但又充滿著智慧
很適合反覆揣摩
<<<<<讀書筆記>>>>>
1. 對許多人來說
真正刺激不是擁有金錢,而是賺錢
-->最合適的人物就是巴菲特,他的興趣不是"擁有很多錢"
-->而是賺很錢
-->最近我也是慢慢體會到這一句,在追求賺錢過程中獲得很多知識
-->也慢慢喜歡賺錢這件事
2. 大家不應該跟著上漲的股價指數跑
而是要面對下跌的股價指數
-->科斯托蘭尼本身不是價值投資者
-->但是他自稱為投機者,就是要賺超過大盤的人
-->買著上漲的股票,未來的獲利反而逐漸下降
3. 有錢人,可以投機
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
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這裡指錢少到連私人住宅都負擔不起
-->在他的年代,房地產是對便宜的產
-->所以意思是自己都沒有棲息之地和溫飽能力下,不要去投機
4. 大家不該相信,可以透過投機獲得固定收入
-->這也是點出很多人的錯誤觀念
-->想要得到超額報酬,但是又想要穩定
5. 證券玩家:
即從事短線套利,每次都希望在X和Y之間獲利。
在我從事近八十年的證券交易
從未認識任何長期獲利的證券玩家
但也只有透過證券玩家
確保大家在每個交易日
不會因為指數向下而無法兌現
6. 投資者:
買了股票,然後留個幾十年
從長期來看,都屬於贏家
因為從總體來看,崩盤後總會達到新高
誠實建議每位讀者加如投資者行列
-->投資者就是慢慢地和一間公司成長
-->就像養一個小孩一樣,需要時間才會長大
-->這也是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其實很簡單,只是很少人願意慢慢變有錢
7. 投機家:
有遠見的戰略家,密切注意各種基本因素
如金融、貸款政策、利率、經濟擴充、國際局勢、經營報告等
制定周密的計畫,根據事件調整。
但投機家生活危機重重
航行在發財和破產之間
成功的投機在100次交易中
獲利51次,虧損49次
就靠這差數為生。
-->投機家和賭徒的相同之處都是想要得到超額報酬
-->但是不一樣的地方是,投機家有策略和思考
-->回想一下周遭玩股票的長輩,很可怕的,他們都是賭徒
8.證券市場無法顯示當前經濟狀況,但長遠來看
經濟和證券市場的發展方向相同
但過程中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
好比主人牽著狗散步
狗會隨著主人一下子在前一下子在後。
-->最著名的遛狗理論
-->也是告訴我們身為主人,該注意的不是股價(狗),而是經濟本身
9.專家引用報章評論
尋找合乎邏輯的因素
但證券市場有自己的邏輯
和普通消費者的邏輯沒有什麼關係
10. 從短線到中線來看
絕對不是好的股票一定看漲
只有需求大於供給時,才會在證券市場中看漲。
「行情趨勢要看賣方賣股票是否比買方買股票更急迫」
-->這句話完全就是股市的精隨
-->只有想要買的人大於想要賣股票的人,股票才會看漲
-->剩下的就是去找出甚麼條件下,想買的人會多
11. 歌劇或交響樂中
都有個主調,不斷在背景中迴盪。
股市也有背景音樂,決定長期發展趨勢,時期可能達幾十年。
-->就像是去年的航海王時代,彼特幣
-->現在就是電動車,還有打擊通膨
12. 貨幣之於市場
就像氧氣之於呼吸。
沒有貨幣,即使未來形勢大好,行情也不會上漲
還要加上心理因素
如果投資大眾的心理是負面的
即沒有人想買股票,市場也不會漲
「貨幣+心理=趨勢」
一正一負,發展趨勢就會持平
-->這句話太重要了
-->三月份美國開始收緊貨幣,但是市場情緒覺得還會長,於是拉扯一段時間
-->隨著時間推移,市場情緒開始轉變後
-->大跌就開始了
13. 通貨膨脹只有與之抗衡時才有害
股票和其他有形資產一樣,必須靠通貨膨脹帶動
只有中央銀行為消除通貨膨脹而採取的各項措施
才會對證券市場產生負面作用
-->現在全球都想要抗衡通貨膨脹
-->所以通貨膨脹就對證券市場產生負面作用了
14.利率是支付貨幣的價格,利率越高,即支付貨幣的價格越高
將導致貸款需求降低。
實際上是當經濟衰退
企業看不到需求
也就減緩投資
因此中央銀行放出的新資金
並沒有用於投資或是消費
而是流入股票市場
只有當經濟逐漸好轉時
投資和消費才會增加
同時帶動企業獲利
15. 如果投資者重視企業獲利及經濟指標
即使中央銀行多次提高利率
股票行情能上漲,但最遲12個月
指數會跟著上貨幣
指數回跌只是早晚的事
-->這也是呼應第12點
-->還有最近很流行的"Don't fight the FED"
-->利率對經濟影響之大,貨幣方向就是趨勢方向
16. 債券利率高於通貨膨脹和股票分紅時,大家就會選擇債券
-->特別是美國債券,被視為無風險資產
-->當債券利率提高時,大家拋棄股票,反而選債券
17. 絕對不要借錢買股票
18. 要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已經訂出戰略,不能受影響
-->身為一個投機者,要訂出自己的策略,並執行
-->如果因此被市場修理,也才知道如何改進
19. 耐心也許是證券交易所最重要的東西
-->投資最重要的事作者Howard Marks也是提到,價值投資者要有耐心
-->等待時機的出現在下手
20. 市場對於有利的消息
不再反應就是超買
行情處在最高點的訊號
21. 如果成交量增加
行情仍繼續下跌
就是已經接近下一次上漲起點的訊號
22. 當成交量小
且指數還繼續下跌
就表示市場堪慮
當成交量越來越大
股票不斷看漲,也是前景堪慮
23.當媒體大眾的氣氛非常樂觀時
往往是牛市最後階段
-->以上幾點,就是在說明雞蛋理論,這個很適合一個專題說明
24. 在市場普通亢奮
如果貨幣因素轉負面
即時大勢仍看好
投機者也必須退場
-->再次提醒貨幣的重要
25. 雖然行情下跌出現的比較快
而行情上漲總是沿著恐懼的牆邊向上爬
但買多的投機人士機會更佳
因為一種股票可能上漲1000%
但最多下跌100%
26. 凡事證券交易所人盡皆知的事
都不會令我激動
27. 「既成事實」:
波灣戰爭開打前,因預料將要爆發戰爭於事投資者紛紛賣掉股票
一旦戰爭開打
所有人都已經賣掉股票
忽然間股票市場只剩買主
於是上漲行情出現
-->股市期時討厭的是"不確定性"
-->既成事實,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確定性增加之下
-->股市就知道該如何反應,所以不會下跌
28. 在指數上漲過程中
即時最差的投機者也能賺一些錢
而在指數下跌中
即使買到好股票也賺不到錢
因此投資看重的是普遍的趨勢
其次才是選股
-->Howard Marks就說了,我們出門會根據天氣穿衣服,股市也是一樣
-->要先判斷現在股市的趨勢,牛市還是熊市,有沒有不確定性
29. 身為投機人士,大家必須像玩撲克牌一樣
在牌差的時候少輸些
在牌好時多贏些
而且不可每天結算
一名投機者成功與否
只有他的遺產繼承人才能判斷
-->很適合用在現在,大通膨時代,甚麼資產都在貶值之下
-->股票甚麼標的基本上都會下跌,這時候要少輸點就是定存吧
-->等待牌好時,再出手吧
這本書,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融合了德國股神80年的智慧
讀起來很貼切生活
而且沒有艱深的理論和計算,講了很多貨幣相關的事
很適合在這貨幣緊縮的時代讀一讀
並且每過一陣子再來讀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強烈建議去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