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一個習慣就是做年度KPI自評
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要了解自已有沒有虛度光陰
畢竟年紀不輕
特別是最近接觸到這本書"Die with Zero"
中文叫做不要把錢留到死
其實道理就一句話,體驗人生
稍微詳細點說就是參考上圖
1.將身體顧好
2. 努力增加財富
3.將錢放在生活的體驗,而不是單純的消費
回到年度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這討理念主要是企業用來評估雇員是否有達到標準
或是用來評估是否能夠升遷
通常會由五個指標組成,像是Objective/ stragtegy/Measurement/Optimization/Performance
但是我個人將其分成人生五個部分: 健康/事業/財富/知識/人際關係
可是2024的時候,會再增加一項,體驗
第一部分是健康 --> 綜合評分80分
a.
今年有達到規律運動,包含簡單的重量訓練和有氧跑步
大約一周三次,每次都30分鐘以上
符合國健署333,就是每周三次,一次30分鐘,心跳130以上
b.
飲食控制上真的很難
特別是周末很難不吃垃圾食物
但是2023也是有注意飲食
減少碳水
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取
減少加工食品,多以原型食物為主
只是去到了好事多,還是會忍不住買了熱狗和可樂
c.
心理壓力上有意識自己很容易想太多
無形之中給自己不必要的壓力
那2023 後半年開始導入冥想的活動
並且有意識地和自己內心溝通
降低心理壓力
未來想要再導入認知行為最有效的方法"手寫"
將情緒或是擔心的事寫下來
d.
睡眠上有注意到自己似乎隨著年齡增加
睡眠品質不是很好
常常需要兩個小時才能入睡
以及自己的熟睡期不是很長
並且做夢時間和次數很多
那現在有去看睡眠門診
以及一些減壓的方法看能不能改變
e.
要說2023健康上最大的改變
我會認為是作息更改
以前都是過十二點才睡
然後就早上賴床
現在改成十點躺在床上
雖然還是要點時間才能入睡
但是維持早上六點起床
讓我可以早一點去公司上班
然後早一點下班
下班去運動
運動完簡單煮個水煮餐
然後耍廢一下就睡覺了
這樣的生活維持一陣子
雖然減少了夜生活的精采度
但是從身體的精力來看,身體是喜歡這樣的生活
是說周末或是朋友聚餐
我也會打破這樣的規律
之後再花個兩三天調回來
第二部分是事業 --> 綜合評分 70分
f.
2023有一篇專利和一篇論文
g.
工作上熟悉度比之前更熟悉
h.
一些技術的會議也開始參與
i.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我已經開始學會放下工作
就像2023有害了公司賠了一點錢
工作做不完,不會死撐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j.
認清工作上的現實
公司是走資本主義
一個員工有多少價值就會給相對應的薪酬
公司才不管通膨多少
或是員工究竟有沒有work life balance
做最壞的打算,就是隨時有被資遣的可能
所以第三部分的財富很重要
第三部分是財富 --> 綜合評分95分
k.
2023和2022一樣
花了很多時間建立自己的財商
吸收很多理財知識,股票/債券/外匯/選擇權/房地產
l.
建立屬於自己的理財模式
早期一直以為自己是激進的投資人
可以承受淨值高波動
但2023更了解自己適合慢慢領息
短進短出的股票市場不適合自己
那定期定額的大盤指數ETF才適合自己
m.
2023在財富上最大的收穫是資金的槓桿運用
當然這中間包含與銀行之間的信用關係
貸款本身不是一件壞事
前提是貸款出來的錢的用途
用貸款的錢做投資本身就是一種槓桿
它可以增加收益,同時也增加虧損
所以要了解自己的投資標的很重要
並且抓好安全邊際
第四部分是知識 --綜評分是60分
n.
2023閱讀的書籍不如2022年
o.
Youtube的說書部分則是2023和2022年差不多
應該都有上百本
但是用聽的和讀的還是有根本上的差異
p.
其實知識才是KPI裡面最重要的
因為每一個認知的改變都需要知識
那知識的來源很多,可以從書本和影音
但有一種來源讓我的2023知識的KPI整體才60分的
就是人際關係中舒適圈外的知識
第五部分是人際關係 --綜合評分是35分
q.
2023年我沒有交到新朋友
有時候還覺得交新朋友是一件麻煩事
r.
大部分時間,或是說超過九成五的自己都還是待在現有的朋友舒裡的適圈
s.
和家人的關係方面
2023也沒有甚麼改變
甚至覺得有點麻煩
但我知道這樣是不對的
這一塊的心態是2024的主要探討方向
t.
現有朋友關係的維護中
我自覺的沒有像2022年的積極
呈現比較被動
朋友沒有找我,我很可能就不會去聯繫對方
但我明明知道朋友關係不主動聯繫,可能就斷了
現在的我還在思考為什麼2023會讓我有如此的變化
不過可以知道的是,2024的我並不想如此
<<<<結論>>>>
2023自評的KPI如下
1.健康:80
2.事業:70
3.財富:95
4.知識:60
5.人際:35
以這五項的平均來看是68
我覺得是不如2022年的KPI
特別是人際方面得好好加強
並且2024年我要加入"體驗"的KPI